桃園的道路交通 白順裕 94.03.31.
一、道路與統一性:沒有道路就沒有統一的國家
台灣番社是彼此獨立的,直到荷蘭征服之後,才要求這些平埔族每年集會一次,以宣示效忠。既然要各社集會,自然就會有連接各番社間的道路出現。這應該是台灣最早出現最早的道路。統治初期這種道路是局部性的,到 1636 年底時,荷蘭人控制台灣 57 個原住民部落,但到 1650 年時,已控制 270 社以上,幾乎已控制全台。依此推論:荷蘭人必需經由道路交通的聯繫以達到其有效控制(效忠)的手段,而台灣也因此而有了第一條南北交通線,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台灣縱貫路線上正好連接各平埔族番社的原因(另一原因是為了利用平埔族的人力物力)。
二、官道:沿海線 a 內港道 a 新官道
康熙五十年( 1711 )陳璸北上淡水搜捕海盜鄭盡心後,清廷有感於北部治安的需要,所以才調佳里興分防千總於淡水,並增設大甲溪至淡水八里坌七塘的小小軍事防禦站。這七個塘是大甲塘、貓盂塘、吞霄塘、後?塘、中港塘、竹塹塘、南嵌塘。塘與塘之間有巡哨、配渡、糧運、訊息聯絡等的需要,因此形成淡水廳第一條官用道路 — 「官道」。
乾隆十五年( 1750 )八里坌巡檢移往新莊,乾隆廿四年( 1759 )淡水營營盤移往艋舺,因此從南崁至八里坌的道路也隨著更動而改走「內港道」。乾隆二十年( 1755 )以後內港道成主要官道
嘉慶十三年( 1808 )因「內港道」上的營汛裁撒,同時在新官道上設置新營汛。竹塹以北的新官道完全捨棄內港道。改經楊梅壢、中壢、桃仔園達新莊。而舊官道及內港道則降為次要道路。
三、鄉道: 乾隆四年( 1739 )開闢咸菜棚至新埔道路,路闊 3~5 尺。
乾隆十二年( 1747 )開闢桃園至三角湧道路,長 20 里,闊 3~5 尺。
乾隆五十三年( 1788 )修建中壢至咸菜棚道路,長 36 里,闊 3~5 尺。
嘉慶九年( 1804 )開闢大嵙崁至咸菜棚道路。長 30 里,闊 3~5 尺。
道光六年( 1826 ),開闢咸菜棚至樹杞林道路,長 30 里,闊 3~5 尺。
咸豐七年( 1857 ),開闢大嵙崁至三角湧道路,長 20 里,闊 2-3.5 尺。
光緒十三年( 1887 ),加寬咸菜棚至樹杞林道路,長 20 里,闊 3~6 尺。
四、水路: 河流方面幾無舟楫之利,僅南崁溪入海口之處有短程的航利,內陸運輸大多靠陸運。 康熙廿三年( 1684)僅開放鹿耳門與廈門對渡通航。乾隆四十九年(1784)開放鹿港與蚶江通航,乾隆五十七年(1792)再開放八里坌與蚶江、五虎門對渡。
許厝港與廈門、福州對渡,南崁港與閩安(福州府)對渡
五、道路狀況 :諸羅縣志記載:「 北路夏秋行路之難,中土未有水深泥淖,車牛重載,往往傾覆。固由淫潦相繼,亦土性不堅,沙灰淤陷,而陂田蓄水,車牛往來雜遝,故處處坑塹,非盡秋霖之故也 」
六、道路寬度 :法人英鮑爾赫特到淡水城:「 街上鋪著滑溜的石板,兩旁是一些外觀頗為可憐的店舖,而醜惡的豬與喜歡尋釁的狗和行人在街上爭路。街道的寬度僅容兩人併肩而過。」
南部道路寬度約五尺以上,桃園地區僅三至五尺。
板牛車寬 1.5 公尺,轎子寬約 2~3 尺。(一尺約等於 32 公分)
以牌坊及城門來推測道路寬度。
七、街道情景 :狹小、髒亂、吵雜、家离家畜樂園
佐倉孫三,《臺風雜記》:「 不潔堆積、溺水氾濫、豚鵝雜遝、異臭撲鼻,使人發嘔吐,而臺人毫不顧。」
當時沒有私人的衛浴設施,就在街路設公用茅廁,大家共同使用,可是很少有人會去清理。
台灣民間很喜歡養豬,少則三、四頭,多則八、九頭。到處覓食也到處拉,
聽覺的虐待:「 凡貨食物,率土音叫唱,不可曉。賣肉者沿街吹角,如塞上高秋時,難勝凄楚 」
八、郵遞路線 :清代,傳遞訊息有兩大系統,一是傳遞公文的舖遞系統,一是傳達軍事情報的塘汛系統。
郵遞速度:在清代以一個人步行的速度來計算,一個人一個時辰(二小時)約可行十里( 5.76 公里),每日可行五至六個時辰,所以日行五十里。
九、尖宿站: 以日行五十里的標準,那裡該吃飯那裡該睡覺就有一定的地點,這就是受到交通工具的速度所限制。在官道上有固定的吃飯(打尖)和睡覺(住宿)的地點。桃園是尖站,中壢是宿站。這尖宿站其實和舖站是重疊的。
十、住宿: 「 是以臺人旅行,大抵宿知友之家,或購薪米而自炊,甚則有攜寢具、食器而行者」
馬偕的住宿經驗:「女王飯店」、與豬同房。 英鮑爾赫特的經驗:沒床
十一、旅行: 同治十三年( 1874 )樺山資紀建議旅行者必備:
1. 乾糧:例如麵包、醃肉、酒。因為旅店通常不供應飯食。
2. 短銃:因為沿路多盜匪,可以防身。
3. 火柴及蠟蠋:因為旅店內很暗,就算白天也要點燭火。
4. 零錢:以支付渡船費用。